一、隐藏套餐与附加费用
上海移动宽带办理过程中,常见以赠送路由器、电视套餐包等名义,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添加增值服务。有消费者反映办理时承诺每月59元套餐,实际被绑定电脑套餐包和电视套餐包,导致月费增加超100元。
- 优惠期后自动转为高价套餐
- 短信确认环节暗藏附加条款
- 设备安装时默认开通收费业务
二、免费宽带背后的隐形消费
运营商常以「免费宽带」吸引用户,实则通过三种方式收费:
- 要求承诺每月最低消费金额
- 收取设备安装调试费(100-300元)
- 绑定必须开通的TV增值服务
三、捆绑销售与设备费用
办理过程中存在强制捆绑消费现象:
- 必须同时办理指定手机套餐
- 光猫/路由器收取押金或租金
- 宽带合约期内限制携号转网
四、合同限制与注销难题
用户常遭遇的合约陷阱包括:
- 合约期长达24个月,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剩余月份费用的30%-50%)
- 退订增值服务需支付手续费
- 营业厅与客服推诿注销流程
五、业务员话术诱导陷阱
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误导性沟通:
- 强调「前6个月免费」却回避后续费用
- 以「预约登记」名义诱导签订协议
- 模糊解释网速标准(如「千兆路由器≠千兆宽带」)
总结建议
办理宽带时应要求书面确认套餐详情,重点核查:合约期限、违约金条款、设备收费明细、增值服务清单。建议通过运营商APP实时查询已开通业务,保留业务办理录音或聊天记录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