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订流程的隐形门槛
上海移动宽带用户办理退订时,普遍面临三大障碍:
- 指定营业厅限制:全市仅个别网点可办理退订业务,且地址信息不透明
- 材料要求复杂:需携带光猫、机顶盒等全套设备,部分用户因遗失配件被要求赔偿
- 流程反复推诿:线上申请后仍被要求线下办理,不同营业厅规则相互矛盾
有用户反映完成整个退订流程需耗时半年,期间持续产生套餐扣费。
二、设备归还的连环陷阱
设备回收环节存在以下争议点:
- 异地号码需回原籍办理,违反《电信服务规范》属地化服务要求
- 营业厅以”系统故障”为由拖延办理,实际为人工设置的业务障碍
- 未明示设备折旧标准,单方面要求50%赔偿金
三、网速承诺的虚假宣传
实测数据显示,用户普遍遭遇网速缩水现象:
套餐类型 | 承诺速率 | 实测速率 |
---|---|---|
2000兆宽带 | 2000Mbps | 300-500Mbps |
千兆宽带 | 1000Mbps | 200-400Mbps |
即便用户提供测速证据,运营商仍以”网络环境因素”推卸责任。
四、合约续期的强制操作
自动续约机制引发大量投诉:
- 合约到期前未获明确提醒即自动续约
- 违约金计算标准不透明,单月违约金高达套餐费3倍
- 客服与营业厅相互推诿,形成”投诉死循环”
上海移动宽带服务问题本质是服务机制缺陷与利益驱动模式的双重作用。建议用户保留业务办理凭证,遇争议时直接向工信部(12300)与市消保委(12315)投诉。监管部门需加强《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制度》执行力度,建立宽带服务质量公示平台,从根本上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