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准备与基础配置
在部署虚拟化数据库集群前,需完成以下基础环境配置:
- 硬件资源规划:根据业务负载确定CPU、内存和存储资源分配,建议宿主机采用双路CPU架构并关闭超线程技术。
- 网络优化:配置内核网络参数,确保千兆网络延迟≤0.1ms,万兆网络≤0.06ms,并设置DNS反向解析。
- 系统依赖安装:通过YUM安装libaio、SNMP和NTP服务,禁用chronyd避免时间同步冲突。
二、虚拟化平台搭建
基于KVM的虚拟化部署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 使用
virt-install
创建虚拟机时指定CPU拓扑和NUMA配置,避免资源争用 - 通过
qemu-img
创建动态存储卷,支持在线扩容 - 配置桥接网络实现虚拟机与物理网络直连,提升I/O性能
三、高可用集群架构设计
构建高可用集群需采用多层级冗余方案:
组件 | 作用 | 部署示例 |
---|---|---|
MariaDB Galera | 数据库集群同步 | 三节点环形复制 |
Keepalived | 虚拟IP漂移 | 主备节点心跳检测 |
vSphere HA | 虚拟机故障转移 | 配置DRS资源池 |
四、监控与维护策略
运维阶段需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
- 通过SNMP协议采集硬件资源使用率,设置阈值告警
- 定期验证HA故障切换流程,确保RTO≤5分钟
- 使用
virsh
命令实现虚拟机热迁移,降低维护停机时间
通过标准化部署流程和分层高可用设计,可将数据库集群的可用性提升至99.99%。建议每季度进行全链路压力测试,验证集群在极端场景下的容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