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需求分析
选择SQL数据库前需明确业务场景特征:事务型系统应优先考虑ACID特性支持,分析型系统侧重复杂查询性能。建议通过以下维度建立需求矩阵:
- 数据规模预测(当前量级/年增长率)
- 并发请求峰值(TPS/QPS指标)
- 数据关联复杂度(多表JOIN频率)
- 服务可用性要求(SLA等级)
性能评估维度
基准测试应覆盖典型业务场景,重点关注三个性能层次:
- 单事务处理延迟(OLTP场景核心指标)
- 复杂查询响应时间(OLAP场景关键参数)
- 高并发负载下的衰减曲线(压力测试数据)
建议使用TPC基准套件进行测试,重点关注索引优化机制与查询计划生成能力。
安全架构要求
安全体系应实现纵深防御,重点验证以下能力:
层级 | 要求 |
---|---|
访问控制 | RBAC权限模型+动态脱敏 |
数据加密 | TLS1.3传输加密+AES256存储加密 |
审计追踪 | 完整SQL日志+操作回溯 |
需验证数据库的CVE漏洞修复频率与安全认证资质(如ISO27001)。
扩展能力考量
扩展方案选择需匹配业务增长模式:
- 垂直扩展:通过增加CPU/内存升级单机性能
- 水平扩展:采用分片集群架构实现线性扩容
- 读写分离:通过副本机制分离查询负载
分布式数据库应验证数据一致性协议(如Raft/Paxos)与故障切换机制。
成本效益平衡
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时应包含:
- 软件授权费用(核心数/集群节点计价)
- 硬件资源消耗(存储/计算/网络成本)
- 运维人力投入(DBA团队规模)
- 迁移改造成本(数据迁移/应用适配)
开源方案需评估社区活跃度与企业版支持成本,商业方案关注许可模式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