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收费陷阱:优惠价背后的层层加码
部分低价流量卡在宣传时标注“19元月租”,实际办理后可能产生以下额外费用:
- 激活时收取50-200元预存费用,且不抵扣月租
- 首月账单包含“开卡服务费”“套餐调测费”等隐藏收费项目
- 前3-6个月为优惠期,后续月租自动上涨至39-59元
更隐蔽的收费形式是将用户充值金额转为“优惠券”,需二次充值才能开通服务,形成连环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手段:文字游戏与流量虚标
商家通过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常见手法包括:
- 将定向流量包装为通用流量,例如“200GB流量”实为50GB通用+150GB定向
- 宣称“不限速”却设置隐形阈值,超过20GB即降速至128Kbps
- 用“永久套餐”诱导消费,实际优惠期仅6-12个月
部分物联网卡通过篡改流量统计系统,使实际用量虚增30%-50%。
永久套餐骗局:物联卡冒充正规卡
市场上标榜“联通永久19元套餐”的卡片90%为物联网卡,其特征包括:
- 无11位手机号码,仅支持数据服务
- 需通过非官方渠道充值,且余额无法退还
- 网络优先级低,高峰期网速低于1Mbps
此类卡片常以“消费电子级成品卡”名义销售,无法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
如何识别正规流量卡?
避免受骗需遵循三大原则:
- 查验11位手机号码与运营商授权二维码
- 拒绝带小数点的月租报价(如9.9元、19.9元)
- 通过工信部网站核验套餐备案信息
建议优先选择线下营业厅办理,线上申请时保留广告截图、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
消费者应警惕“低月租”“无限流量”“永久优惠”等宣传话术,通过运营商APP实时监控流量使用情况,遇异常扣费立即向12315或工信部投诉。选择套餐时需重点关注合约期、违约金、流量结转等细则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