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套路:虚假宣传与隐藏收费
部分商家以“19元无限流量”“全国通用”等标语吸引用户,但实际存在达量限速、定向流量限制等问题。例如,定向流量仅支持特定APP,通用流量仅占小部分。
隐藏收费包括首月高额扣费、激活服务费、自动续费陷阱等。有用户反映,优惠期后月租可能从19元上涨至39元,且未明确告知合约期内的违约金条款。
- 物联卡冒充正规卡:无11位手机号,无法登录官方APP
- 流量虚标:宣称300G实际仅50G可用
如何识别真假流量卡?
通过以下方法可降低受骗风险:
- 验证渠道:优先选择联通官网、营业厅或授权平台办理
- 检查号码:正规卡为11位手机号,物联卡通常为13位
- 阅读合约:重点关注限速阈值、合约期、流量结转规则
需警惕“消费电子级成品卡”“纯流量卡”等模糊描述,此类多为物联卡,网络稳定性差且售后无保障。
使用建议与维权方法
若已办理流量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每月核查账单,设置流量超额提醒
- 保留广告截图、聊天记录等证据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或12315维权
特别注意:北京、新疆等高危地区可能无法激活部分套餐,办理前需确认属地限制。
联通官方渠道提供的流量卡总体可信,但需警惕非正规代理商的营销陷阱。消费者应主动核实套餐细则,避免因低价诱惑陷入长期合约或隐性收费,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