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保留关键证据
发现被骗后,需在24小时内完成以下操作:
- 保存营业厅监控视频或现场录音,证明业务办理场景
- 截取联通APP套餐详情页、扣费短信等电子证据
- 整理纸质合同/受理单,重点标注承诺条款
- 备份与业务员的微信/短信沟通记录
特别注意:人脸识别记录、电子签名文件需通过联通官方渠道获取备份,必要时可要求营业厅提供操作日志。
二、报警立案流程说明
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报案:
- 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全套证据材料到辖区派出所
- 要求出具《受案回执》,7个工作日内跟进立案进展
- 涉及金额超3000元可申请刑事立案
新型诈骗手法(如假借5G升级名义)需在报案时特别说明,要求记录诈骗话术特征。2025年实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运营商需配合提供技术侦查支持。
三、多渠道发起有效投诉
建议并行启动三条投诉路径:
渠道 | 响应时效 | 受理范围 |
---|---|---|
联通10015 | 24小时 | 套餐争议、违规操作 |
工信部12300 | 3工作日 | 运营商服务纠纷 |
黑猫投诉平台 | 48小时 | 消费欺诈举证 |
投诉信应包含:涉事营业厅编号、业务员工号、具体欺诈话术、经济损失明细。
四、法律途径深度维权
若协商未果,可采取以下法律手段: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 通过民事诉讼撤销欺诈合同
- 举报个人信息违规采集至网信办
维权过程中可申请法律援助(12348热线),涉及跨省诈骗可要求并案处理。
处理联通卡诈骗需形成证据链闭环,通过行政投诉与司法救济结合的方式提高维权成功率。建议消费者在办理业务时坚持”三不原则”:不在非官方设备操作、不透露验证码、不签署空白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