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费用递增陷阱
部分联通套餐通过「优惠期+恢复原价」模式吸引用户,例如某用户办理的4G套餐在无主动确认情况下被升级为5G套餐,月费从99元自动上调至139元。此类套餐常标注「首充优惠」「限时折扣」等字样,但费用调整细则往往隐藏在协议附件中。
定向流量限制条款
联通套餐存在流量标注与实际使用不符的问题:
- 宣传的100G流量可能包含80%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 达量限速条款未在显眼位置标注,导致网速骤降
- 跨省使用定向流量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合约期限与违约金
用户办理套餐时可能遭遇以下合约陷阱:
- 2年起合约期限,提前解约需支付30%剩余费用
- 「免费体验套餐」到期后自动转为收费套餐
- 合约期内禁止降低资费或携号转网
用户防范指南
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
- 办理前要求客服逐条解释协议条款
- 通过「CXXZ#姓名#证件号」短信查询携号转网资格
- 每月10日核查账单异常扣费项目
联通套餐确实存在通过模糊条款、自动续约等方式实施隐形扣费的情况。建议用户优先选择官网公示套餐,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关键条款,并通过工信部12300热线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