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6:04:27
941

联通低价流量卡骤减,新政策与竞合谁之过?

摘要
2025年联通低价流量卡骤减引发市场关注,政策限制跨省销售、运营商竞合博弈及利润导向策略构成三大主因。消费者面临套餐涨价与服务缩水双重困境,行业亟需平衡市场秩序与用户权益。...

一、政策调整:跨省甩卡被禁

2025年初,中国联通正式实施“禁止跨省甩卡”政策,各省分公司被要求停止向其他地区推广本地资费套餐。这一政策直接切断了低价流量卡的跨区域流通渠道,导致19元档位套餐在电商平台和代理商渠道大规模消失。

此前,各省运营商为争夺市场份额,通过“流量价格战”推出低于成本价的互联网套餐。例如广东联通曾推出19元包100GB全国流量的学生卡,而山东联通则以同价位叠加视频会员权益吸引用户。这种恶性竞争导致部分省份出现用户规模增长但利润下滑的倒挂现象。

二、竞合博弈:运营商暗战升级

运营商竞合机制在2025年初进入新阶段,主要表现为:

  • 互相举报违规套餐,触发工信部约谈机制
  • 联合下架月租低于29元的在售套餐
  • 建立流量资费价格同盟,设置最低销售指导价

竞合期间全国下架套餐占比达90%,仅保留少量高利润套餐。这种阶段性调整通常持续45-90天,期间运营商将重新协商市场划分规则。

三、利润驱动:从扩张转向收割

联通财报显示,2024年流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首次出现5G商用后的负增长。低价套餐带来的用户规模扩张已触及利润临界点,迫使运营商策略转向:

  1. 压缩营销成本,停发代理商推广佣金
  2. 将资源向ARPU值更高的5G套餐倾斜
  3. 推出“保号+副卡”组合套餐提升用户粘性

这种转变使得19元档套餐失去存在价值,运营商更倾向推广29元起包含定向流量和会员权益的中端套餐。

四、市场影响:消费者双重困境

现存低价套餐用户面临双重风险:

  • 合约到期后续约价格普遍上涨50%-100%
  • 实际使用中存在限速阈值,100GB套餐多在40GB后降速至1Mbps

同时新用户选择空间被压缩,线下营业厅主推套餐价格普遍超过59元/月,与线上宣传形成明显落差。这种价格双轨制引发消费者对运营商透明度的质疑。

低价流量卡的消失是政策监管、行业竞合与商业利益多重作用的结果。短期看,消费者需承受资费上涨压力;长期而言,运营商需在服务质量提升与资费透明化方面做出实质性改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