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淆
部分深圳发货的联通流量卡在宣传中模糊“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的界限。例如,商家宣称提供200GB大流量,实际80%以上为仅限特定APP(如抖音、腾讯视频)使用的定向流量,通用流量可能不足20GB。更有甚者,定向流量的覆盖范围与宣传不符,导致用户实际可用流量远低于预期。
- 通用流量:适用于所有网络应用
- 定向流量:仅限指定APP使用
- 区域流量:仅限特定地区使用
二、隐性收费与自动续费陷阱
深圳部分代理商销售的联通流量卡存在以下收费套路:
- 首月低价吸引:前3个月标价19元/月,第4个月起自动恢复至39元
- 增值业务捆绑:默认开通彩铃、云盘等收费服务(3-10元/月)
- 流量超限收费:套餐外流量按5元/GB计费,远超运营商标准
部分卡品在激活时会诱导用户签订自动续费协议,若未及时取消将持续扣费。
三、合约限制与违约金风险
深圳发货的联通流量卡常附带隐藏合约条款:
- 强制12-24个月合约期,中途销户需支付100-200元违约金
- 合约期满自动续约,未及时取消将延续原套餐收费
- 限制转网功能,要求绑定设备IMEI码
四、售后与客服保障缺失
非官方渠道销售的流量卡存在售后障碍:客服电话长期占线、线上工单处理周期超72小时,部分代理商甚至要求用户前往深圳归属地营业厅办理业务。更有个别商家通过虚假物流信息拖延退卡,导致消费者错过7天无理由退换期。
建议优先选择联通官方渠道办理,激活前务必确认《用户协议》中的流量构成、合约期限及资费明细,设置流量使用提醒避免超额收费。如遇虚假宣传或强制消费,可向深圳市通信管理局(0755-12300)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