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费用陷阱
部分江西联通流量卡以“超低月租”为噱头吸引用户,实则暗含多种附加费用。例如:
- 首充金额不透明:部分套餐要求首次充值100元激活,但实际仅50元计入账户余额
- 增值业务自动扣费:默认开通来电显示、短信服务等收费项目,月租费额外增加5-10元
- 优惠期后费用激增:前3个月月租19元,第4个月起恢复原价39元且无明确告知
二、流量虚标与使用限制
实际可用流量常与宣传不符,具体表现为:
- 通用流量缩水:宣称100G流量中仅20G为通用流量,其余80G限定于特定APP使用
- 网速动态限制:达到阈值后降速至1Mbps,无法正常观看视频
- 月末清零规则:未使用完的定向流量不可结转至次月
三、合约期与优惠陷阱
套餐办理时未明确说明的强制性条款包括:
- 12个月合约期内禁止销户,否则需支付剩余月份月租总额的30%作为违约金
- 返现话费分期到账:充值100元返120元,但每月仅返还10元且停机即终止
- 宽带捆绑消费:流量卡必须绑定两年期宽带合约,违约金高达500元
四、虚假宣传与售后乱象
实际服务与营销承诺存在严重偏差:
- 物联卡冒充正规卡:使用13位物联卡号段,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
- 客服推诿责任:流量未到账需多次投诉,退费流程长达15个工作日
- 私自变更套餐:未经用户确认将5G流量包缩减为3G
消费者办理江西联通流量卡时,需重点核查通用流量占比、合约期限、费用明细三项核心指标,保留通话录音与电子协议作为维权凭证。建议通过官方APP实时监控流量消耗与扣费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向工信部投诉平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