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2:29:44
986

梦联通信‘无限流量’宣传是否存在欺诈陷阱?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2023-2025年消费者投诉案例,揭示梦联通信在流量套餐宣传中存在的运营商变更、隐性收费、服务欺诈等问题,结合法律条款提出消费者维权建议与行业监管思考。...

一、宣传承诺与实际套餐的差异

梦联通信在哔哩哔哩等平台投放广告时,以”19元月租、300GB通用流量”等标语吸引消费者,但用户实际激活后发现运营商变更为广电网络,套餐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例如有消费者充值99.94元后,流量无法正常使用且无法连接热点。类似案例中,用户收到的卡片实际月租费用、流量配额均与广告描述存在明显差异。

二、激活费用与隐性消费陷阱

该公司的营销模式存在以下争议点:

  • 强制收取100元激活费用,但充值后仅显示20元余额
  • 通过不同收款账户反复诱导二次消费
  • 承诺”无隐藏费用”却产生额外资费

有消费者反映,在梦联通信APP完成实名认证后仍无法正常使用服务,客服采取拖延策略甚至将用户移出直播间。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与法律争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应进行三倍赔偿。但多数投诉显示,梦联通信通过以下方式逃避责任:

  1. 利用文字游戏解释套餐条款
  2. 频繁更换客服对接人员拖延处理
  3. 要求用户自行设置APN参数转移责任

四、行业监管与消费者警示

2023-2025年间,消费保平台累计收到37起相关投诉,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建议消费者:

防诈骗警示列表
  • 验证运营商资质与套餐合同条款
  • 警惕”超低价无限流量”宣传话术
  • 保留支付凭证与聊天记录

现有证据表明,梦联通信通过夸大宣传、隐瞒真实资费标准、设置消费障碍等行为,已构成事实上的诱导消费模式。消费者需提高警惕,监管部门应加强虚拟运营商市场准入审核,建立更透明的资费公示机制。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