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期后月租暗涨
部分联通流量卡以”首年19元/月”等宣传语吸引用户,但未明确标注优惠期限。实际办理后,用户可能在次年发现月租自动恢复至39元或更高标准,且缺乏有效提醒机制。典型表现为:
- 前3-6个月享受折扣价
- 次年起按原价收取费用
- 协议条款未突出显示恢复规则
二、隐性收费层层叠加
套餐基础费用之外,可能包含多项隐藏收费项目:
- 强制开通来电显示(5元/月)
- 自动订阅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 流量超额按5元/GB计费
这些费用在办理时往往未明确告知,需通过纸质协议或电子条款查阅细则。
三、流量限制未明示
宣传的”100GB大流量”可能存在多重限制:
- 40GB通用流量+60GB定向流量组合
- 夜间时段(23:00-7:00)专属流量
- 达量降速至128Kbps
四、虚假宣传套路深
2025年部分套餐存在宣传与实物不符现象:
宣传内容 | 实际条款 |
---|---|
全国5G覆盖 | 仅限省会城市 |
不限速流量 | 超30GB限速 |
此类问题多出现在非官方渠道办理的套餐。
五、合约绑定难退订
部分优惠套餐要求签订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
- 剩余月份月租50%违约金
- 赠品折价赔偿金
- 套餐变更手续费
消费者办理时应重点关注协议中的费用变更条款、流量使用规则及解约条件,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办理后及时设置流量监控提醒,避免陷入优惠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