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7:36:17
979

吃到饱小米联通卡遭投诉限速严重 虚假宣传与资费争议引关注

摘要
小米与联通合作的"吃到饱"套餐因实际网速严重缩水、资费计算不透明等问题遭遇集体投诉。用户反映宣传承诺的30G后限速256kbps实际降为3G网络,网速缩水87.5%,且存在强制套餐锁定期、流量统计偏差等争议。维权过程中暴露出客服推诿、投诉渠道受限等问题,涉嫌违反多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

套餐宣传与实际服务严重不符

小米与联通联合推出的”吃到饱”电话卡近期遭遇密集投诉,用户反映套餐实际流量使用规则与宣传存在明显差异。据消费者披露,宣传中”30G后限速256kbs”的承诺,在实际使用中变为3G网络限速至2kb,网速缩水达87.5%。更有用户发现每月实际消费金额远超套餐标价,额外流量费用达到基础资费的3倍。

吃到饱小米联通卡遭投诉限速严重 虚假宣传与资费争议引关注

限速标准争议引发集体投诉

技术参数标注混乱成为投诉焦点:

  • 宣传页标注”1Mbps限速”对应实际网速仅128KB/s,存在单位混淆嫌疑
  • 不同渠道获取的套餐说明存在差异,部分隐藏条款使用小字标注
  • 流量耗尽后直接降级为3G网络,导致基础通讯功能受影响

运营商对此的标准化回复”业务规则以企业解释为准”,被用户认为涉嫌单方面违约。

资费计算不透明遭用户质疑

资费体系存在三重争议:

  1. 首年优惠期后资费翻倍,但未在主要宣传页面明示
  2. 抵扣券领取机制复杂,要求用户每月主动申领维持套餐价格
  3. 流量统计系统与手机自带监测存在30%以上偏差

这些操作手法导致用户实际通信成本远超预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

消费者维权路径受阻

维权过程中暴露出服务体系缺陷:

  • 套餐变更存在25号后不可修改的强制条款
  • 投诉渠道频繁变更,需反复关注不同公众号
  • 客服处理停留于标准话术,缺乏实质解决方案

部分用户反映提交投诉后遭遇系统限制,涉嫌剥夺消费者法定申诉权。

小米联通联合套餐的运营模式已引发系统性信任危机,其宣传策略、服务条款和技术实现存在多重法律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建议用户留存宣传证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的权利。通信管理部门应建立套餐备案审查机制,规范”不限量”等宣传用语的使用标准。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