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费用陷阱
内蒙古联通流量卡用户投诉显示,其宣传的”25元15G国内流量月包”存在隐性收费。部分用户办理后发现实际扣费金额超出套餐标价,流量包的优先级未按承诺低于套内流量,导致额外费用产生。类似案例中,联通其他省份流量卡存在初始优惠后月租大幅上涨的情况,前3个月19元套餐后期可能升至39元。
流量优先级争议
在2024年4月的投诉案例中,内蒙古联通APP明确标注流量包优先级低于套内流量,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却优先消耗套餐外流量包。当用户提出质疑后,运营商擅自修改业务规则说明,涉嫌虚假宣传。这种现象与联通其他省份流量卡中常见的定向流量限制相似,部分APP的弹幕、评论等基础功能也会触发额外流量扣费。
扣费机制存疑
用户反映内蒙古联通存在两笔完全相同的499.90MB流量扣费记录,时间间隔仅8分钟。更严重的是,在蜂窝数据关闭状态下仍产生流量扣费。这种现象与联通其他省份流量卡的”流量黑洞”机制相似,通过系统统计误差或虚构APP流量消耗触发超量扣费。
消费者应对建议
为防范隐藏消费陷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定期核查流量详单,重点比对系统记录与实际使用场景
- 办理套餐时要求书面确认流量优先级规则
- 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并设置流量超额提醒
- 保留原始业务规则截图作为维权证据
综合用户投诉和公开案例,内蒙古联通流量卡确实存在隐藏消费风险,主要表现在套餐费用不透明、流量优先级篡改、异常扣费等方面。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通过主动核查账单、留存证据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可向通信管理局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