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架构与实测数据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采用SDN+VXLAN技术的无线网络架构,设计上通过三层物理结构实现用户认证与数据分离,承诺为师生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但2025年3月学生实测数据显示:
- 宿舍区晚高峰下载速率低于500Mbps,仅为承诺速率的三分之一
- 教学区域认证成功率仅78%,存在频繁掉线现象
这与校方公示的99.2%服务可用率形成强烈反差,引发学生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质疑。
二、用户投诉与服务质量矛盾
联通作为校园宽带主要服务商,近期收到大量投诉,主要问题包括:
- 光猫设备强制更换争议,用户认为维护成本转嫁消费者
- 速率衰减未提前告知,部分区域夜间网速骤降50%
- 故障报修平均响应时间超过48小时
问题类型 | 占比 |
---|---|
速率不达标 | 62% |
设备故障 | 23% |
资费争议 | 15% |
三、技术瓶颈与维护责任争议
技术分析显示,校园网络存在三方面缺陷:
- AC控制器负载过高,单节点承载超3000终端
- VXLAN隧道未实现动态带宽调整,导致拥塞频发
- 老旧光猫设备与GPON技术标准不兼容
联通技术人员承认部分楼宇存在”设计容量与实际用户数失衡”问题,但强调校园物业阻挠基站升级是主因。
四、官方回应与解决方案
校方与联通联合公告提出改进措施:
- 2025年Q2完成BRAS设备扩容,提升并发处理能力
- 建立用户自助测速平台,实时公示各区域网络指标
- 对三年以上光猫设备提供免费更换服务
但学生代表要求第三方机构参与可用率审计,并建立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
本次争议暴露校园网络服务存在监测标准不透明、权责划分模糊等问题。需建立包含以下要素的新型服务协议:技术参数动态披露机制、用户代表参与的质量评估体系、设备更新成本分担规则,方能真正实现服务可用率的可信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