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与维权基础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三倍服务费赔偿,最低不低于500元。老年人作为特殊保护群体,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受到《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特别保障。
四步维权操作指南
- 保全证据:收集业务员名片、套餐宣传单、通话录音、短信记录等
- 企业协商:拨打10015联通投诉专线,要求解除合约并赔偿损失
- 行政投诉:通过12315平台或信函向工信部提交书面投诉材料
- 司法救济:携带公证过的证据向基层法院提起合同撤销之诉
渠道 | 处理时限 |
---|---|
企业客服 | 3-7工作日 |
消协调解 | 15-30日 |
法院诉讼 | 3-6个月 |
赔偿标准解析
赔偿金额按套餐总费用的三倍计算,若月费188元的36个月合约,最高可获赔:188×36×3=20,304元。实际执行中需扣除已履约月份费用,但最低赔偿金额不得少于500元。
典型案例参考
2024年湖南邵阳案例显示:72岁村民被诱签三年期198元套餐,通过提交业务员上门推销的监控录像和签字文件笔迹鉴定,最终获得12,000元赔偿并成功解约。
老年人遭遇通信套餐欺诈时,应建立完整的证据链,通过阶梯式维权策略主张权益。建议子女定期检查长辈通信账单,安装通话录音软件预防营销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