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限制条款
升级千兆宽带时,运营商常以”设备不达标”为由强制更换硬件。实际测试显示,部分用户更换价值800元的路由器后,网速仍低于承诺值的60%。条款中隐含要求包括:
- 必须使用指定品牌光猫和路由器
- 设备押金转为不可退服务费
- 后续维护需购买延保服务
二、合约期限陷阱
套餐升级后合约期自动延长至3年,违约金计算公式模糊。有用户反映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合约期总费用的80%,具体表现为:
- 默认开启自动续约功能
- 解约需提前90天申请
- 携号转网需补齐优惠差价
三、隐性收费项目
2025年用户投诉数据显示,73%的升级套餐存在隐藏收费,主要包括:
- 宽带安装费(100-300元)
- IPTV基础服务费(15元/月)
- 云盘存储扩容费(10元/50GB)
四、服务降级风险
套餐升级后可能触发QoS限速机制,实测显示晚高峰时段:
- 千兆套餐实际速率降至300Mbps
- 公网IP转为内网地址
- 维修响应时效延长至48小时
建议用户在升级前要求提供完整协议副本,重点核查附件中的《服务补充条款》,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可有效解决83%的合约纠纷。保留原始测速记录和沟通记录是维权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