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限制中的“无限”陷阱
该套餐宣传的“不限省内流量”实际存在明确限制:每月仅前10GB享受4G网速,超出后降速至3Mbps(相当于3M宽带),导致网页加载延迟超过5秒,视频播放卡顿明显。用户协议中未明确标注降速阈值,仅在资费说明页用较小字体提示。
二、自动升级与默认续约条款
根据用户投诉案例,运营商可能通过电话营销诱导升级套餐,如将98元套餐变更为139元5G套餐且无法回退原套餐。协议中存在“服务内容可能随技术升级调整”条款,赋予运营商单方面变更资费的权利。
- 客服电话推荐“免费升级网络服务”
- 未明确告知资费变化与合约重置
- 次月账单自动按新套餐计费
三、合约期与违约金细则
套餐默认绑定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费用总额的30%作为违约金。但协议中未说明合约期从何时起算,部分用户反馈安装宽带后第15天即被计为第一个账单周期。
四、设备与服务捆绑条款
所谓“全屋WiFi服务”需强制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光猫设备,协议规定:
- 设备损坏需支付200元维修费
- 退网时未归还设备扣款300元
- 禁止自行更换第三方路由器
该套餐通过模糊化表述流量上限、隐藏自动续约条款、严苛的违约金规则及设备捆绑策略,形成多重消费陷阱。建议办理前要求运营商书面确认降速阈值、合约起止时间及设备退还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