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话术存在误导性
多名用户反映联通客服在推销宽带升级时,刻意模糊收费细节。如案例显示,客服电话中承诺“免费升级千兆宽带”,但安装完成后却收取299元设备费,并以“恢复原状”作为应对用户质疑的解决方案。另有用户被营业员口头保证“套餐不变”,实际却被变更为高资费方案。
- 电话营销承诺免费升级
- 上门服务后提出附加费用
- 以技术手段阻止恢复原套餐
升级流程暗藏附加费用
套餐升级常伴随隐性收费规则:有用户发现原本按年缴费的套餐被擅自改为按月计费,导致提前欠费停机;FTTR融合套餐则存在36个月合约期限制,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系统自动升级案例显示,用户未主动申请却被单方面变更套餐。
套餐恢复机制不完善
当用户要求恢复原套餐时,常被告知“原套餐已下架”,需提交特殊申请流程且无法保证处理时效。更有代理商以“系统限制”为由推诿,要求用户承担套餐差价或违约金。数据显示,72%的投诉涉及恢复原套餐受阻。
用户维权渠道受阻
投诉处理呈现“踢皮球”现象:客服推诿至地方营业厅,地方又以“总部政策”搪塞。有用户反映向通信管理局投诉后,联通仅给出“协调处理”的程式化回复。更严重的是,部分工单被擅自取消且无主动通知。
- 客服承诺24小时回复未兑现
- 不同客服解释存在矛盾
- 监管部门转回企业自查
潮州联通宽带服务投诉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将套餐升级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导致基层员工采用误导性营销手段。从用户接触点开始的话术设计、到合同条款的隐蔽限制、再到投诉处理机制的失效,形成系统性服务缺陷。亟需建立透明的资费公示制度和独立的客诉仲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