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限陷阱
湖南联通在宽带办理中存在「签约两年免安装费」的营销话术,但实际要求用户冻结支X宝账户资金作为担保。有用户办理时被要求冻结900元,业务员承诺每月返还100元,但未明确说明违约扣除标准。更有案例显示,用户办理的「129元套餐」被强制绑定宽带业务,导致无法更换低价套餐。
二、赠款资费骗局
联通特有的「赠款资费」模式存在双重扣费风险。当用户实际消费低于套餐标准时,系统会自动扣除差额费用,导致「赠款资费」实际成为强制消费。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套餐内流量超额后,返还费用仍被计入最低消费计算体系。
- 标准资费:月租费
实际使用量 = 应扣费用 - 赠款资费:(月租费
赠款) + (月租费
实际使用量) = 双重扣费
三、套餐内容缩水
业务员承诺的「千兆宽带+45G流量」套餐,在用户实际使用中出现速率降级、流量缩水现象。有消费者投诉办理的99元套餐,次月即出现流量减少20G、电视收费10元等违约情况,且设备安装费被包装成「话费预存」。
四、用户维权困境
遭遇资费纠纷的消费者需通过多重投诉渠道(工信部、12315、信访等)才能获得部分解决方案。数据显示,超过60%的投诉案例需要30天以上处理周期,且最终只能获得套餐折扣而非实质性赔偿。
湖南联通宽带套餐通过模糊合约条款、设置复杂资费规则、修改服务内容等方式,形成系统性隐形收费体系。消费者应保留业务办理录音、要求书面协议,并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