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期缩水陷阱
部分业务员以“首月免费”“优惠价体验”为噱头吸引用户签约,实际优惠期常短于合约期。有用户办理99元套餐后发现,赠送的电视业务仅生效12个月,到期后需自费40元/月,且营业厅未提前告知该限制。
二、隐藏费用陷阱
办理过程中易产生三类隐形收费:
- 设备押金:号称“免费赠送”的FTTR设备,实际需冻结支X宝资金900元
- 合约绑定:副卡、流量包等附加业务强制绑定24-36个月
- 违约金条款:提前解约按未履行月份收取20%-50%违约金
有消费者因未注意合约条款,解绑宽带时被要求支付高额设备折旧费。
三、套餐内容不符
业务员承诺的流量、通话时长常与合同存在偏差。长沙某用户办理109元套餐时,业务员承诺包含50G流量和1000分钟通话,实际生效后流量仅15G,经投诉后仍无法补足承诺额度。另有案例显示,套餐中的“每月返30元话费”实为设备押金抵扣,与消费者理解存在严重偏差。
四、解绑困难与违约金
宽带解绑需满足多重条件:设备完整归还、副卡合约到期、缴纳违约金等。澧县用户反映,即使归还全部设备,仍因“金融合约未到期”被拒绝解绑,且不同营业厅互相推诿。更有个案显示,原价899元的FTTR设备解约时需支付600元折旧费。
消费者办理宽带续费时应重点核查合约时效、违约金比例、设备归属等条款,要求业务员提供书面协议并保存沟通记录。遭遇纠纷时可同时向工信部、12345、消协等多渠道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