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近期永州联通因宽带套餐宣传问题引发多起投诉,核心争议集中在企业是否通过技术手段定向展示虚假优惠信息。例如用户反映在官方APP成功预约48元低消宽带业务后,地市营业厅却以“未开放该业务”为由拒绝办理,而宣传页面未明确标注地域限制条款。类似问题在湖南其他地市及全国范围亦有发生,主要表现为线上线下宣传不一致、协议条款与实际收费不符等。
用户投诉典型案例
问题类型 | 占比 | 涉及案例 |
---|---|---|
套餐资费不符 | 42% | 48元套餐变134元 |
隐形消费陷阱 | 35% | 宽带提速包强制收费 |
协议期限争议 | 23% | 两年协议变三年 |
具体案例显示,推销人员常采用三种诱导手段:①通过APP定向推送未开通区域优惠;②口头承诺与书面合同存在重大差异;③利用技术屏障限制用户查阅完整协议。
法律依据与责任认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应承担三倍赔偿,最低赔偿标准为500元。工信部128号文件明确要求电信企业需在同一页面完整展示限制性条款,禁止使用“0元”“免费”等误导性表述。现有证据表明永州联通存在以下违规嫌疑:
- 未履行完整告知义务,隐藏区域性限制条款
- 电子合同签署流程存在技术缺陷
- 售后服务推诿扯皮,未建立有效投诉机制
消费者应对建议
遭遇类似问题时,建议采取以下维权步骤:
- 保存宣传页面截图及业务办理凭证
- 通过10015联通投诉专线进行首次申诉
- 向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提交书面材料
- 涉及金额超过500元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现有证据链表明永州联通在宽带套餐推广中存在系统性宣传失范,其定向推送不可办理业务、模糊关键条款等行为已涉嫌构成消费欺诈。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线上营销内容审查,同时消费者应提高电子合同审查意识,通过多途径留存证据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