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争议:免费升级暗藏三年绑定条款
多名用户投诉称,北京联通在宽带升级过程中存在未明确告知合约期的行为。有消费者办理免费升级后发现,套餐被强制绑定三年使用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达1500元违约金。此类情况常见于光纤改造或带宽升级场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营业厅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仅强调“免费升级”权益,却未主动说明最低消费年限等限制条款,导致用户后续陷入被动。
二、诱导性话术:升级优惠与套餐解绑陷阱
通过电话营销和线下推广,北京联通常以“每月仅需+10元”等话术吸引用户升级。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种典型问题:
- 升级服务与主套餐解绑,需单独缴费形成双重收费
- 将短期优惠包装成长期合约,第二年起资费大幅上涨
部分用户反映,业务员会刻意模糊“套餐升级”与“新合约建立”的区别,利用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信任促成交易。
三、资费变更争议:隐形收费与条款变更
宽带升级后的资费纠纷主要集中于:
- 免费增值服务(如IPTV)在合约期内转为收费项目
- 套餐升级后原优惠条款自动失效
- 带宽提升但实际网速未达承诺标准
有案例显示,用户在续费时才发现资费方案已被合作营业厅私自变更,恢复原套餐需经历复杂投诉流程。
四、消费者维权与防范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通过10010官方渠道核实促销活动真实性
- 要求营业厅提供书面合约并重点确认违约条款
- 定期通过官方APP查询套餐明细
如遇纠纷,可依次通过联通客服、工信部投诉平台(https://yhssglxt.miit.gov.cn)进行维权。2024年某用户通过工信部投诉,最终成功取消违规合约并获赔。
北京联通宽带升级服务确实存在部分强制合约条款,主要表现为合约期绑定不透明、资费变更告知缺失等问题。消费者需保持警惕,在办理过程中坚持“三核实”原则:核实活动真实性、核实合约条款、核实授权内容,以有效规避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