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费用争议的核心原因
根据用户投诉案例,联通69元套餐额外收取的10元费用存在两种常见解释:一是套餐实际资费条款与宣传不符,原本承诺的“免费宽带”被附加隐性收费;二是运营商单方面将用户套餐升级为“宽带提速包”,但未明确告知收费规则。部分用户发现,该费用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套餐办理时,但运营商未能提供完整的扣费依据。
二、用户遭遇的典型场景
从多起投诉来看,收费争议常伴随以下特征:
- 营业厅办理时诱导签名:工作人员以“申请安装”为由让用户签署未注明收费条款的纸质文件
- 套餐信息不对称:用户查询系统显示套餐含免费宽带,但账单仍出现固定10元扣费
- 扣费周期长达数年:某用户自2018年至2025年被累计多扣760元
三、联通处理争议的争议点
运营商处理此类投诉时存在以下争议行为:
- 退款方式设限:要求用户签署承诺书后才以话费形式返还
- 解释前后矛盾:从“系统错误”到“提速包收费”多次变更说辞
- 拖延处理周期:用户2022年反馈后,截至2025年仍存在持续扣费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针对此类资费纠纷,建议用户:
- 定期核对账单明细,通过运营商APP或线下营业厅打印历史账单
- 要求书面确认套餐条款,尤其注意“优惠期限”“附加服务”等细则
- 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主张现金退费,拒绝签署不平等协议
结论:联通69元套餐的10元额外收费争议,本质上源于套餐条款不透明与运营商服务管理漏洞。消费者需主动留存证据,通过法定途径维护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应强化对通信套餐合规性的动态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