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承诺与收费现实的矛盾
中国联通昆明分公司常以“免费升级千兆宽带”吸引用户,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用户发现需支付设备费、安装费等隐性支出。例如,有用户预约免费升级后,被收取299元设备费,且被告知“不交费需恢复原状”。类似案例中,用户被扣取每月15-40元不等的宽带提速费,而办理时销售人员未明确告知该条款。
二、收费条款的隐蔽性分析
通过梳理投诉案例,隐性收费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 口头承诺免费但合同未明确:客服电话中强调“零费用”,但协议中隐藏设备租赁费;
- 捆绑式收费:宽带提速与增值业务绑定,用户默认开通后按月扣费;
- 模糊地域政策:以“当地分公司规定”为由,拒绝提供全国统一收费标准。
三、用户维权困境
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多重阻碍:一是客服口径不一致,同一问题不同渠道回复矛盾;二是退费流程复杂,需归还设备或签署附加协议;三是取证困难,电话沟通缺乏录音或书面记录。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为避免陷入隐形收费陷阱,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 要求书面确认所有收费项目,并保留通话录音;
- 每月核查账单明细,发现异常扣费立即投诉;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或黑猫投诉等第三方渠道维权。
综合用户投诉案例,中国联通昆明宽带提速业务存在通过模糊条款、捆绑销售等方式变相收费的现象。消费者需提高警惕,主动核实合同细节,并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