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优惠期限不透明导致费用变化
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普遍反映,业务办理时承诺的优惠价格与实际扣费存在差异,主要源于套餐优惠期限说明不清晰。典型案例包括:
- 59元套餐两年后自动恢复原价79元,办理时未明确告知优惠期限
- 宽带免费承诺附带隐藏条件,实际使用后收取设备安装费
- 套餐降级受阻,低资费套餐无法办理
隐藏收费项目未提前告知
费用差异还体现在业务办理环节未充分披露的附加收费:
- 宽带升级时临时收取299元设备费
- 套餐外强制绑定全屋光宽费用50元/月
- 取消宽带时产生意外违约金
项目 | 承诺金额 | 实际收费 |
---|---|---|
基础套餐 | 49元 | 80+元 |
设备押金 | 免费 | 200元 |
套餐升级诱导消费陷阱
用户遭遇的常见诱导消费手段包括:
- APP显示低价套餐,实际办理要求升级高资费套餐
- 免费赠送流量附带隐性收费条款
- 融合套餐捆绑无关业务增加月费
违约金争议频发
服务终止环节存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
- 未签协议仍被索要违约金
- 提前解约需补交优惠差额
- 设备回收流程复杂导致变相收费
中国联通宽带费用争议主要源于业务办理阶段的信息披露不完整和条款解释模糊。建议消费者保留书面协议、要求明确优惠期限、定期核查账单明细。监管部门需加强电信服务格式条款审查,建立透明的资费公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