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价格与隐性收费矛盾
中国联通低价宽带套餐常以「免费安装」「月租优惠」为卖点,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多项隐性收费:
- 设备押金:部分套餐要求支付200-300元设备押金,但未在宣传页面注明
- 强制升级:用户反映59元套餐被强制升级至118元档,差额通过「全屋光宽费用」等名目收取
- 号码绑定:办理宽带需购买指定手机号,且号码费用未包含在套餐报价中
2024年12月有消费者通过APP办理79元免费宽带,实际产生安装费、设备费等多达四项附加费用。
合约期限制与解约成本
联通宽带套餐普遍设置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合约剩余时长 | 违约金比例 |
---|---|
12个月以上 | 套餐费×剩余月数×30% |
6-12个月 | 套餐费×剩余月数×20% |
不满6个月 | 套餐费×剩余月数×15% |
有用户办理两年合约套餐后,因工作调动需搬迁,被收取相当于6个月套餐费的「线路迁移服务费」。
套餐升级陷阱分析
客服电话推销套餐升级存在以下风险点:
- 升级后原优惠失效:4G不限量套餐用户被诱导升级5G套餐后,无法恢复原资费标准
- 折扣期限隐藏:部分「月费减免」优惠仅限前6个月,后期自动恢复原价
- 定向流量替换:通用流量被替换为定向流量,实际使用成本增加50%以上
捆绑销售模式揭秘
联通宽带套餐常与移动业务捆绑,形成双重收费:
- 主副卡强制绑定:要求办理3张手机卡,其中副卡月费未计入套餐报价
- 话费余额限制:需冻结支X宝余额900元作为「信用担保」
- 设备租赁协议:光猫、机顶盒等设备以「免费使用」名义绑定,遗失需赔偿原价
2019年长春用户办理99元套餐,实际因捆绑设备产生1288元年费支出。
中国联通低价宽带套餐存在系统性隐形消费,主要体现为设备费用模糊化、套餐升级不可逆、解约成本高昂三大特征。消费者办理时应重点核查:①设备押金退还规则 ②套餐变更权限说明 ③违约金计算方式。建议通过官方渠道保留书面协议,对口头承诺进行录音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