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升级的隐藏费用
有用户反映办理宽带升级时,运营商承诺免费服务却在安装后收取299元设备费。此类收费常以「光猫升级费」「技术调试费」等名义出现,消费者需注意确认收费明细,安装前应要求书面承诺。
- 设备费争议占比42%
- 服务费模糊占比35%
- 合约限制占比23%
二、套餐协议限制条款
部分融合套餐要求12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更隐蔽的是「协议约束」条款,要求用户必须完成宽带设备回收才能办理套餐变更,设备回收涉及上门服务费。
- 新装宽带需缴纳100元安装费
- 合约期内变更套餐需支付30%违约金
- 设备回收需提前3个工作日预约
三、副卡注销的附加条件
办理套餐变更时,副卡业务需要额外收费或强制到线下营业厅办理注销。有用户反映副卡每月收取10元功能费,且注销需提交书面委托协议,流程耗时长达24小时。
四、服务收费不透明现象
2024年投诉数据显示,23%的用户发现账单中存在「网络维护费」「增值服务费」等未提前告知的收费项目。部分老用户套餐被自动续约,资费标准高于新用户套餐。
- IPTV基础服务费每月15元
- 宽带提速保障费每月20元
- 网络安全服务包每月30元
消费者办理套餐时应要求书面确认收费明细,特别注意合约期限、设备回收规则及副卡条款。建议保留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遇到争议可向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