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诱导用户点击
不法分子通过”免费领取19元流量卡”等话术吸引用户点击链接或扫码,实际不存在免费领取渠道。部分商家将短期优惠包装成”永久套餐”,利用消费者对低价套餐的期待心理,诱导用户提交个人信息。移动运营商官方渠道显示,目前低于29元的长期套餐均属违规市场行为。
二、隐藏费用层层加码
用户激活时可能面临以下费用陷阱:
- 预存288元话费才能享受”月租19元”优惠
- 首月免费却要求充值100元激活费用
- 默认开通增值服务费(安全防护/加速包等)
三、优惠期陷阱与套餐缩水
多数19元套餐的实际优惠期仅6-12个月,到期后自动恢复39元/59元原价。用户还面临套餐内容缩水风险:
- 首年160G流量次年降为130G
- 通用流量转为定向流量
- 超过阈值后强制限速至1Mbps
四、注销难与违约金风险
部分卡品设置3-24个月合约期,提前注销需支付剩余月份20%违约金。更隐蔽的套路包括:
- 异地卡注销需返回归属地营业厅
- 优惠期与合约期不匹配导致被动续约
- 物联卡冒充正规卡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注销
总结来看,19元流量卡的套路设计环环相扣,从宣传诱导到费用陷阱形成完整闭环。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套餐,警惕需要预存大额话费、隐藏合约期等异常特征,优先选择月租29元以上的正规长期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