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宽带的营销套路
运营商通过”0元宽带”吸引用户办理高额套餐,实际构成捆绑消费。常见手段包括强制升级手机套餐至58/108元档位,或要求预存话费送光猫等设备。有用户反映升级到109元套餐后,实际消费被抵扣券稀释至79元,最终被迫叠加其他业务凑够消费门槛。
二、隐藏费用四大陷阱
- 设备租赁费:机顶盒、光猫等设备需年付300元租赁费
- 违约金条款:四年合约期内退网需支付400元违约金
- 网速缩水:宣传千兆宽带实测不足600M
- 套餐变更限制:禁止降低套餐档次且强制绑定增值业务
三、合约绑定风险解析
运营商通过1-4年不等的合约期锁定用户,期间限制携号转网且增收服务费。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因工作调动需提前解约时,除支付违约金外还需补缴”优惠差额”。部分合约条款存在模糊表述,将”最低消费”与”套餐价格”混为一谈。
四、消费者应对策略
- 仔细核对合同中的消费总额与有效期条款
- 要求运营商书面确认设备收费明细
- 优先选择30天无理由退订服务
- 保留营销宣传材料作为维权证据
免费宽带本质是运营商获客手段,消费者需警惕套餐升级、设备租赁、违约金三重收费模式。建议选择月费透明、无合约绑定的独立宽带产品,避免因小失大陷入长期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