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售卖方合约机的合法性边界
直播间销售移动合约机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具体经营行为进行判断:
- 合法情形:具备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商家,完整披露合约机绑定期限、违约金条款等核心信息,且未擅自拆分设备与SIM卡套餐的销售行为受法律保护
- 违法红线:擅自破解运营商合约机绑定关系,将设备与套餐服务分离销售的行为,构成对《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合同违约
典型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
直播场景中常见的违法形态包括:
- 虚假宣传:隐瞒合约机需履行24-36个月话费合约的关键信息,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
- 非法改装:通过技术手段解除运营商设备锁,转售改版机可能涉及《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侵犯著作权罪
- 违规套利:利用运营商补贴政策套取高额话费返利,累计金额超5000元可构成诈骗罪
消费者维权路径指引
遭遇合约机消费纠纷时,建议采取以下救济措施:
- 保存直播录屏、订单记录等电子证据,依据《电子商务法》第六十二条主张权利
- 向运营商客服投诉设备异常解绑,要求提供IMEI码备案信息
- 涉及金额超5000元案件,可向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报案
直播间销售合约机本身不具违法性,但需严格遵循运营商合作协议与《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重点防范虚假宣传、设备改装、套利欺诈三类高风险行为,建议商家在直播页面显著位置公示设备来源证明与合约条款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