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一:虚假流量宣传
不法商家通过虚标流量吸引消费者,标称100GB的套餐实际可用流量可能缩水50%以上。部分物联卡甚至存在后台流量计算系统篡改数据的情况,用户难以察觉异常消耗。
- 宣称“无限流量”但存在限速阈值
- 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为一谈
- 流量有效期未明确标注
套路二:隐性消费陷阱
低价套餐往往暗藏附加费用,包括但不限于:
- 强制捆绑云存储服务
- 自动续费未显著提示
- 合约期内套餐资费变相上涨
部分商家通过伪造运营商APP诱导充值,实际资金并未转入正规账户。
套路三:售后与隐私风险
监控设备绑定的流量卡存在双重安全隐患:
- 网络不稳定导致监控失效
- 恶意软件窃取设备控制权
- 用户信息被转卖形成黑色产业链
2025年已发现利用流量卡漏洞突破EDR防线的案例,设备可能沦为黑客攻击跳板。
防坑指南
基于工信部与网安局建议,总结四步防护策略:
- 选择运营商官方认证设备与卡片
- 登录运营商官网核验流量数据
- 禁用远程调试功能
- 定期更换初始密码
建议通过运营商APP设置流量预警,发现异常消耗立即断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