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超低价背后的流量缩水
百度高速流量卡常以“9元240G”“永久套餐”等夸张标语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 流量虚标:宣传的通用流量可能仅10%可用,其余为定向流量或虚拟流量;
- 限速断网:达到特定用量后网速骤降甚至断网,客服推诿不处理;
- 文字游戏:“无限流量”实为限速流量,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二、隐藏费用:套餐费用层层加码
低价套餐往往暗藏附加收费陷阱:
- 新用户首月费用低廉,但需使用满一年才能返还部分金额,实际月租远高于宣传价;
- 合约期内不可更改套餐,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激活时强制收取“开卡费”“服务费”等隐形费用。
三、信息泄露:隐私安全成隐患
部分用户在非官方渠道购买流量卡后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 下单后未收到卡片,却连续收到多个运营商寄送的电话卡;
- 身份信息、地址、联系方式被多次转卖,引发骚扰快递和营销电话。
四、防骗指南:如何避免踩坑
选择流量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 核实宣传内容:要求客服提供套餐详情截图,确认流量类型与限速规则;
- 选择官方渠道:优先通过运营商官网或线下营业厅办理;
- 警惕长期合约:避免签订超过6个月的合约,防止被高额违约金绑定;
- 留存交易凭证:保存聊天记录、合同条款以便后续维权。
百度高速流量卡存在夸大宣传、费用不透明、隐私泄露等多重风险,消费者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仔细核查条款。如遇欺诈行为,应及时向工信部或12315平台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