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
百度系流量卡常以“9元240G”“永久套餐”等标语吸引用户,实际存在三大欺诈手段:
- 宣传的“无限流量”实为定向流量,通用流量仅占小部分
- 套餐优惠期后自动恢复原价,所谓“长期有效”多为文字游戏
- 广告中刻意弱化限速条款,未明确标注触发条件
限速断网的隐藏陷阱
用户实际使用中普遍遭遇三级限速机制:
- 首级限速:超过20GB后降为3G网络
- 二级限速:达到40GB时网速降至128Kbps
- 断网限制:触发流量阈值后直接关闭上网功能
额外费用的层层加码
据用户投诉数据统计,隐性收费主要包括:
项目 | 占比 | 金额范围 |
---|---|---|
激活费 | 67% | 30-100元 |
服务费 | 42% | 5-20元/月 |
预存抵扣 | 58% | 100-300元 |
这些费用多隐藏在电子协议补充条款中
用户真实案例解析
2024年12月某用户办理百度免流卡后,观看400MB视频却被扣除600MB通用流量。运营商解释称第三方应用触发计费,但用户从未使用相关功能。类似案例在投诉平台累计超2300起,退费成功率不足12%
防骗指南与建议
避免受骗需注意:
- 核实运营商授权资质与备案信息
- 重点查看协议中的“违约责任”条款
- 优先选择支持异地注销的套餐
- 通过官方App查询实时流量消耗
百度无限流量卡存在系统性营销欺诈,建议消费者通过运营商直营渠道办理业务,并保存完整电子协议作为维权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