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年费陷阱
电销人员常以”免费升级”为噱头,刻意弱化年费说明。实际操作中,2000元年费可能在用户未明确确认的情况下自动扣除。部分客服甚至回避解释次年积分抵扣规则,导致用户误以为可永久免年费。
二、虚假承诺权益
推广话术中常包含以下夸大描述:
- 机场贵宾厅无限次使用(实际每年仅限36次)
- 全国通用体检服务(实际存在地域限制)
- 八倍积分返利(需特定消费场景)
三、快速扣费流程
典型操作流程包含三个危险节点:电话口头同意即视为签约、短信验证码包含自动扣款授权、未激活卡片仍收取年费。用户往往在收到账单时才发现被扣款。
四、诱导性话术设计
电销人员经过专业培训,采用心理学战术:
- 制造紧迫感:”仅限今日升级名额”
- 模糊专业术语:”综合评分提升”
- 捆绑威胁:”不升级将影响征信”
五、注销障碍设置
用户要求注销时会遭遇:人工客服长时间等待、承诺回拨但未兑现、二次推销替代方案等拖延策略。部分案例显示,注销申请需重复提交3次以上才能成功。
消费者应警惕任何非书面确认的升级承诺,仔细核查《信用卡章程》细则。遭遇强制扣费时,可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撤销交易并投诉至银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