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装费的表面说辞
电销人员通常将包装费描述为”信用卡申请服务费”,声称包含资料审核、资质优化、卡片制作等成本。部分机构甚至承诺提供紧急调额、个性化卡面设计等增值服务,将收费包装成专业服务的对价。实际操作中,这些服务往往难以兑现,甚至完全虚构。
二、诈骗套路的典型步骤
- 虚假宣传:通过电话/短信宣称可办理5-50万高额信用卡,强调”零门槛””秒批”等噱头
- 伪造资质:提供PS的银行预审额度截图,或谎称与银行有特殊合作渠道
- 收取费用:以资料包装、银行押金等名义要求预付699-1999元费用
- 拖延消失:收取费用后以审核周期长为由拖延,最终拉黑受害者
三、收费背后的利益链条
- 诈骗团伙通过批量拨号筛选潜在受害者,单次诈骗成功率可达10%以上
- 业务员与POS机供应商勾结,收取激活费/押金后分成
- 非法贩卖客户资料,每条个人信息可获利20-50元
四、如何识别与防范骗局
正规银行办理信用卡无需任何前置费用,凡是以”包装费””保证金”名义收费的均为诈骗。建议通过银行官网、网点等官方渠道申请,拒绝提供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已受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
收取包装费的本质是诈骗分子筛选受害者的手段,利用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欠缺实施精准诈骗。保持理性认知、坚守”不转账”原则,是防范此类骗局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