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虚标:780G套餐的实际到账量实测
根据用户实测反馈,电信星卡宣传的780G月流量中,通用流量仅占实际可用量的15%-20%。某用户在激活后充值50元,发现仅有10G通用流量可用,定向流量虽显示135G但实际无法正常识别常用视频平台。测试发现以下异常:
- 叠加流量需每月手动激活,否则仅保留基础30G
- 定向流量仅支持部分冷门APP,主流平台不计入免流
- 流量统计系统延迟严重,用量显示滞后3-5天
二、归属地陷阱:跨省售后难题
超过80%用户收到非本地归属地卡片,例如成都用户收到贵州卡。这导致:
- 销户需前往归属地营业厅
- 银行等机构无法验证异地号码实名信息
- 客服推诿处理,10000号与青年一派客服相互踢皮球
渠道类型 | 宣传月租 | 实际月均支出 |
---|---|---|
抖音推广 | 29 | 43-59 |
官网申请 | 39 | 49-69 |
三、优惠条款中的隐藏条件
套餐协议中存在多项未明示条款:
- 首充返现需分6次联系不同客服领取
- 前3个月免月租需自行申请电子券抵扣
- 优惠期后月租自动上涨至89元
四、用户投诉典型案例解析
2024年12月某用户投诉显示:充值后仅获10G通用流量,客服以“审核失败”为由拒绝兑现宣传承诺,改用80G替代卡但实际流量仍不符。另有用例显示,套餐默认关闭自动续订功能,用户因未手动操作导致超额扣费。
结论:电信星卡780G套餐存在系统性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本地运营商套餐,办理前通过工信部平台核查套餐备案信息。若已受骗,保留充值记录并向12300电信投诉平台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