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保底消费陷阱
电信合约机5S常以”免费手机”吸引用户,实则通过强制保底消费实现盈利。部分套餐将宽带服务、视频彩铃等业务排除在保底消费之外,导致用户实际支出远超宣传金额。例如某129元套餐,实际需额外支付30元/月的云盘会员费和50元设备分期费。
二、自动续费与增值服务
合约机默认开通的增值服务包含三大隐患:
- 视频彩铃、云存储等业务自动扣费
- 免费体验期后自动续费
- 退订需支付服务违约金
有用户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号被绑定橙积分服务,每月产生30元隐性消费。
三、违约金条款争议
合约机协议包含双重违约金计算标准:
项目 | 计算方式 |
---|---|
设备差价 | (原价-已使用月份×折旧费) |
套餐差额 | 剩余合约期×保底消费 |
提前解约需支付高达合约总金额60%的违约金,且部分营业厅未在签约时明确提示。
四、设备差价与性能限制
合约机5S存在三重设备风险:
- 定制版手机阉割部分功能
- 官网售价1000元的设备合约价达1800元
- 限制使用非合约SIM卡
有用户发现合约机绑定业务导致无法携号转网,需完成36期合约后才可解除限制。
电信合约机5S通过套餐设计、自动续费、违约金条款等环节设置消费陷阱。建议用户在办理前通过10001查询现有业务,使用”0000″短信指令退订增值服务,特别注意协议中的保底消费范围和违约金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