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套餐外的增值服务费
多数百元套餐默认开通彩铃、来电提醒等增值服务,这些每月5-15元的费用常被包装为”套餐权益”而非独立收费项目。用户需通过官方APP逐项核查已订阅服务,手动取消非必要功能。
- SP代收服务:游戏/视频会员等第三方扣费
- 自动续费功能:优惠包到期后自动按原价续订
- 设备管理费:光猫/机顶盒等设备的租赁费用
二、合约期违约金陷阱
所谓”无合约”套餐实际存在隐性服务期限,提前注销需支付违约金。有用户反映注销当月被扣除18元”服务费”,另有案例显示合约到期次日注销仍收取整月费用。建议办理前明确合约细则,要求书面承诺。
三、优惠期限文字游戏
运营商常将首年优惠作为卖点,如某套餐首年29元/月,次年恢复39元但宣传仍标注”长期套餐”。更隐蔽的收费方式包括:
- 话费返还需手动领取,逾期失效
- 流量包前3个月免费,后期自动续订
- 赠送通话时长仅限网内号码
四、区域限制与附加条款
校园卡等特殊套餐存在使用地域限制,超出校区范围可能产生额外费用。部分套餐要求预存100元话费,但其中40元需分12个月返还,实质形成资金占用。国际漫游功能默认开通,出境即触发高额资费。
百元月租套餐的实际支出往往超出标称价格20%-30%,建议用户重点关注合约细则、增值服务列表及流量计量规则。优先选择支持线上注销、费用透明的官方套餐,定期核查账单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