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陷阱
电信套餐常通过「优惠返费」绑定长期合约,用户办理时易忽略以下风险:
- 强制绑定24-36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宽带等附加服务自动延长合约期,未提前告知用户
- 靓号过户强制增加低消要求,变更时收取额外费用
二、返费规则模糊
月租返现活动存在多项隐性限制:
- 返费需每月手动申请,处理周期长达72小时易导致断费
- 首充返现承诺缩水,实际返还金额低于宣传数额
- 分期返费中途不可终止,未返金额无法追回
三、隐性扣费套路
资费明细存在多重隐藏成本:
- 套餐绑定云盘、路由器等增值服务,每月自动扣费
- 定向免流服务单方面终止,超额流量另计费
- 物联卡流量虚标严重,实际可用量缩水50%以上
四、注销限制条款
用户终止服务面临多重阻碍:
- 合约期内销户需支付剩余月份总费用的30%作为违约金
- 当月注销仍收取整月费用,退款扣除12元手续费
- 线上注销功能缺失,需视频验证等复杂流程
五、虚假宣传诱导
营销话术与实际服务严重不符:
- 「长期套餐」实为短期赠费,优惠到期后自动提价
- 宣称「无合约」却设置注销扣费条款
- 物联卡包装成正规流量卡,充值资金流向私人账户
消费者应警惕返费活动的「三不原则」:不轻信口头承诺、不忽略合约条款、不拖延投诉维权。建议办理时留存宣传证据,优先选择无合约套餐,并通过工信部渠道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