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费用不透明
电信与广电运营商常通过「首充返现」等形式降低表面月租,实际隐藏多项费用:
- 电信19元套餐需预存100元激活,返费分10个月到账,停机即失效
- 广电双百套餐首年19元实为优惠价,次年恢复29元且未在广告中明示
- 开卡费、服务费等附加费用常以小字说明,线下办理时易被忽略
二、流量限制暗藏玄机
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实际使用体验:
- 广电700MHz频段导致部分旧机型不兼容,苹果12以下机型无法使用
- 定向流量范围缩水,广电30G定向流量仅支持少数APP
- 电信「无限流量」实为达量限速,高峰期网速降至1Mbps以下
三、自动续费陷阱
合约条款中暗藏强制消费条款:
- 广电合约套餐需绑定支付平台,用户难以及时终止续费
- 电信流量包超出后自动扣费,单日最高可产生50元附加费
- 优惠返费需保持套餐12个月不变更,违约即终止优惠
四、合约期与解约纠纷
提前解约可能面临高额违约金:
- 广电祥龙卡合约期24个月,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租50%
- 电信套餐变更需到归属地营业厅,异地用户维权困难
- 广电卡停机复机需线下认证,部分用户被要求派出所证明
五、虚假宣传套路
广告话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 广电不存在19元永久套餐,实际为短期促销价
- 电信「全国流量」实含本地漫游限制,跨省使用另收费
- 宣传网速可达300Mbps,实测平均仅50-80Mbps
消费者办理流量卡时需仔细核对合同条款,特别关注费用结构、解约条件和设备兼容性。建议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办理时留存充值凭证,并定期检查扣费记录。遭遇消费纠纷时可向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