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背后的隐藏费用
电信9元月租卡常以“首充返现”形式吸引用户,例如要求用户首充100元后每月返还10元,表面实现月租9元优惠,但实际原套餐月租为29元,用户每月仍需支付差额。部分套餐存在短信费、通话费叠加扣费,实际支出远超宣传价格。更有商家以“套餐下架”为由,强制用户升级为高价套餐。
二、流量有效期限制
10G流量常被标注为“7天有效期”,若用户每月持续使用需重复购买4次,总成本达39.6元。部分套餐还存在定向流量限制,仅限特定APP使用,超出部分按标准资费收取,导致用户实际流量费用激增。流量虚标现象普遍,宣称100G的套餐实际可用流量可能不足30G。
三、虚假宣传与误导性广告
部分推广存在三大误导手段:
- 使用物联卡冒充正规手机卡,无通话功能且售后无保障
- 隐瞒合约期限制,注销时需支付违约金
- 利用“长期套餐”话术诱导消费,实际优惠仅限首年
运营商内部员工证实,低价套餐常伴随网速限制,超出20G流量即降速至3G水平。
四、如何识别与避免陷阱
消费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 确认是否为11位手机号段,物联卡通常为13位号段
- 通过运营商官方APP验证套餐详情,警惕“合作版”“特供版”等非标产品
- 重点核查合约期、违约金、流量结转规则三项条款
对比项 | 正规套餐 | 陷阱套餐 |
---|---|---|
月租稳定性 | 长期不变 | 次月涨价 |
流量类型 | 全国通用 | 定向限速 |
注销条件 | 随时可注销 | 收取违约金 |
9元月租卡通过价格锚定效应制造消费幻觉,实际通过叠加收费、期限限制、服务降级等方式获利。建议选择电信星语卡等明码标价套餐,其29元月租包含185G全国流量且支持5G网络,无隐形消费和合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