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宣传的”免费”误导
在电信宽带办理场景中,营业员常以”赠送副卡”为话术吸引用户。案例显示,用户在办理129元套餐时,被告知副卡属于免费赠送,但实际使用中每月产生10元/张的副卡服务费。更隐蔽的是,部分营业员将设备租赁费包装成套餐优惠,如全屋WiFi路由器的月租费被隐匿在账单中。
暗藏的三类隐形扣费点
综合用户投诉案例,主要存在三类隐形收费:
- 副卡激活费:未使用的副卡仍产生基础服务费
- 设备租赁费:路由器、魔盘等设备按月收取租金
- 增值服务费:视频彩铃、提速服务等默认开通项目
这些费用往往通过系统自动开通,用户需主动查询账单才能发现异常扣款。
合约条款中的文字陷阱
电信套餐合约中存在两项关键性条款陷阱:
- 违约金条款:副卡销户需支付15元/月的违约金
- 服务期限条款:套餐变更需保持24个月合约期
营业员在办理时多采取口头承诺方式规避条款说明,导致用户实际月费比承诺金额高出20-50元。
用户应对策略指南
遭遇隐形扣费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打印完整版业务合约并核对附加条款
- 通过10000号客服要求逐项说明账单明细
- 向工信部提交书面投诉启动第三方调解
- 定期登录电信营业厅APP检查增值业务状态
电信129套餐的隐形扣费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从2022年至2025年的投诉案例显示,其扣费模式已形成固定套路:通过模糊话术诱导办理→捆绑非必要服务→设置高额违约金限制退订。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在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所有收费项目,并及时保存电子证据以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