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免费激活的常见套路
部分商家以“免费领取”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激活时可能要求支付隐性费用。例如快递员可能收取50-100元的“开卡服务费”,或要求预存话费但限制使用范围。更有不法分子通过物联卡冒充正规卡,这类卡片无PUK码涂层且无法登录运营商APP,存在随时断网风险。
隐藏费用的四大类型
流量卡常见的隐藏收费包括:
- 限速陷阱:宣称“无限流量”却在20GB后降速至1Mbps以下
- 地域限制:本地流量冒充全国通用流量,跨区域使用需额外付费
- 自动续费:优惠期结束后自动转为高价套餐,月租从19元暴涨至99元
- 附加服务费:默认开通流量加速包、安全防护等增值服务
识别与防范实用指南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法规避风险:
- 验证卡片资质:要求商家提供20位ICCID号并登录运营商官网核验
- 确认合约条款:重点查看优惠期限、违约金条款及流量类型构成
- 拒绝非官方支付:所有充值操作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完成
- 定期查询消费:登录掌上营业厅检查套餐外服务扣费记录
流量卡市场存在夸大宣传、费用不透明等系统性风险。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通过核验资质、细读条款、监控消费等方式维护权益,建议优先选择三大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