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充激活费用陷阱
部分流量卡通过低价月租吸引用户,实际激活时要求首充50-100元不等,且优惠期结束后月租可能上涨300%以上。更隐蔽的收费包括:
- 强制开通彩铃/来电显示服务(每月3-6元)
- 换卡补卡手续费(10-20元/次)
- 纸质账单邮寄费(每月2元)
二、流量虚标与限速规则
实际可用流量常比宣传值少30%-50%,且存在动态限速机制:
套餐流量 | 限速阈值 | 限速后网速 |
---|---|---|
100GB | 50GB | ≤128kbps |
200GB | 80GB | ≤256kbps |
三、合约期违约金条款
部分套餐设置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剩余月份费用的30%-50%)。特殊限制包括:
- 号码归属地不可变更
- 每月最低消费门槛
- 套餐降级限制
四、增值服务附加收费
超出套餐外的服务采用阶梯式计费:
- 语音通话:前100分钟0.1元/分钟,超出部分0.3元/分钟
- 国际漫游:默认开通港澳台日韩漫游(5元/日)
- 流量共享:每添加1个副卡收取5元/月
总结建议
办理前需重点核查:11位正规号码、无强制合约期、流量不限速条款,并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验证套餐详情。建议选择支持线上注销、费用透明的标准化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