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期限的文字游戏
湖南联通部分流量卡以「长期套餐」为宣传卖点,但实际仅有2年优惠期,到期后月租将上涨至39元或更高。更有消费者反映,在办理时承诺的「永久7折优惠」中途被单方面取消,导致套餐资费翻倍。这类案例揭示运营商常通过模糊表述制造长期优惠假象。
二、赠款资费的返还骗局
所谓的「赠款资费」实际需用户自行补足消费差额。例如用户每月实际消费36元,但因承诺最低消费50元,需额外支付14元才能获得1G流量,本质上属于强制消费。更有消费者投诉该返还费用只能用于特定业务,无法抵扣基础月租。
类型 | 宣传话术 | 实际规则 |
---|---|---|
优惠期限 | 长期套餐 | 仅2年有效 |
流量返还 | 免费赠送 | 需达最低消费 |
三、套餐变更的隐性条款
消费者办理套餐升级时遭遇「狸猫换太子」现象:客服承诺的29元/130G套餐,生效后实际仅含5G流量。运营商通过以下方式规避责任:
- 未发送书面确认通知
- 业务生效后拒绝履行承诺
- 系统操作与宣传不符
四、流量统计的异常扣费
多名用户反映手机待机状态下仍被扣除流量,最高记录3天扣费72GB。运营商以「后台程序自动运行」为由拒绝退款,且未设置超额流量提醒机制。此类异常扣费常伴随:
- 流量统计系统误差
- 定向流量未明确标注
- 限速阈值设置不合理
湖南联通流量卡存在系统性消费陷阱,需警惕「长期优惠」「免费赠送」等话术。消费者应保存通话录音、要求书面协议,并通过工信部渠道维权。运营商应建立透明的资费公示机制,停止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