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额违约金条款
消费者办理合约机时,往往未被告知提前解约需支付等同于手机优惠金额的违约金。武汉消费者反映,注销合约卡时被要求补交1400元优惠差价,该条款通常隐藏在纸质合约单的补充说明中。
二、套餐消费限制
合约机套餐存在三大隐性限制:
- 合约期内禁止变更套餐档次或降低资费标准
- 必须使用指定手机号码激活设备,限制转网自由
- 每月需到指定门店完成人脸核验,增加使用成本
三、设备强制绑定
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将合约机与SIM卡深度绑定,若更换设备可能导致:
- 套餐优惠自动失效
- 需重新签订延长合约
- 强制购买碎屏险等附加服务
四、自动续费陷阱
项目 | 宣传费用 | 实际支出 |
---|---|---|
两年套餐费 | 4800 | 5760+ |
设备折旧费 | 0 | 800-1200 |
违约金 | 无 | 最高5000 |
合约到期后自动续约的情况普遍存在,消费者若未提前三个月申请终止,将默认进入新合约周期。
消费者应警惕合约机宣传中的”低价购机”话术,特别注意纸质协议中的补充条款。建议办理前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实套餐细则,并保留销售承诺的录音证据。遭遇强制绑定时,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