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无限流量与低价套餐的谎言
部分商家以“无限流量”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使用中存在限速阈值。例如达到30GB后网速降至128Kbps,导致游戏卡顿无法正常使用。宣称“月租9元得200GB”的低价套餐,往往仅为首月优惠,次月起恢复原价且流量大幅缩水。
二、文字游戏:月租与流量规则的隐藏条款
不良商家通过以下方式模糊套餐内容:
- 将用户预存的100元话费拆分为“每月抵扣20元”,实际仍属于消费者自有资金
- 混淆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比例,例如宣称“200GB流量”中仅20%为通用流量
- 优惠期仅限前6个月,合约期内不可注销
三、隐形费用:预存话费与捆绑销售陷阱
部分套餐需强制开通超级会员或购买指定设备,例如:
- 宣称“9.8元包1500GB流量”却要求预存300元激活费用
- 赠送的“游戏加速包”实际需额外扣费,且无法单独取消
四、卡种混淆:物联卡冒充正规流量卡
商家将仅限设备使用的物联卡包装为手机流量卡,存在三大风险:无法拨打电话、流量虚标达30%-50%、第三方运营商随时停止服务。此类卡片充值渠道受限,售后维权困难。
防骗行动指南
- 通过运营商官网或线下营业厅核验套餐真实性
- 要求商家提供加盖公章的纸质版套餐说明
- 优先选择无合约期、支持随时注销的套餐
- 警惕需下载特定APP才能查询流量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