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商家常利用夸张主图展示「9元500G」等不实信息吸引点击,实际套餐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部分店铺承诺「长期套餐」,但用户激活数月后运营商单方面涨价至原价,造成实际支出翻倍。
- 「首月0元体验」实为次月自动续费
- 「永久套餐」实际优惠期仅2年
- 「全国通用」却存在区域限速
二、首充抵扣暗藏套路
线上开卡普遍要求首充50-100元,商家通过话费返还形式制造低价假象。典型案例如:宣传「月租9元」实为原价29元套餐,用户需自行充值抵扣差价。部分店铺设置专属充值渠道,非指定方式充值无法享受优惠。
三、虚标流量普遍存在
实际可用流量常比宣传缩水30%-50%,检测发现运营商查询数据与手机统计存在20%以上偏差即为虚标。低价套餐常伴随严格限速,100G流量可能在20G后降速至128kbps。
- 对比手机流量统计与运营商数据
- 测试连续下载速度稳定性
- 查询套餐原始资费标准
四、注销困难权益受损
约68%用户遭遇注销难题,需返回归属地营业厅办理,部分套餐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商家利用「好评返现」诱导确认收货,发生纠纷时店铺多已关闭,保证金难以追偿。